少鹽不一定更健康
鹽,百味之祖,是所有料理的基本調味料,只要一小撮,就能為平淡無奇的餐點提味,使其成為佳餚。加了鹽的食物滋味飽滿、爽口宜人,同時去除苦澀、鎖住鮮味,還能讓食物嚐起來甜一點,減低對糖的需求。
鹽是日常飲食中最常見含「鈉」調味品之一,裡頭的主要成分鈉離子是身體必備元素,若是體內鈉離子濃度太低,可能會帶來精神不佳、引發疲倦、口渴難耐、脾氣不好、無法維持正常身體感受性等,甚至酸鹼無法平衡、電解質不平衡,對身體傷害很大,因此一昧的減鹽或不吃鹽,並不是最健康的飲食方式,建議適量攝取才能達到身體平衡。
鹽的建議攝取量: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(相當於6公克的食鹽),大量流汗後或運動員等可視狀況增加攝取。
鹽的妙用:
1.新鮮竹筍摘下後,於筍頭切割處抹上少許鹽巴,防止口感變老。
2.取1/2茶匙鹽泡240cc溫水,當作漱口水。
3.浴缸內的熱水中加入幾把鹽,浸泡至少10分鐘,消除疲憊。
4.洗完澡後用適量鹽在肌膚上摩擦,除去老舊肌膚。
5.在魚上撒鹽,放置一段時間後烹煮,可去除魚腥味和多餘水分,並鎖住鮮味。
6.醃製食物:降低食物中的水活性,達到防腐效果,延長保存。
7.用鹽水浸泡蘋果,透過抑制酵素活性,防止褐變。